你在这里:
文言文字典
文言文字典,本专题收集了几乎所有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解释、读音及用法。
- 蜕 tuì
- 蜡 là
- 蜩 tiáo
- 蜮 yù
- 蜷 quán
- 蝉 chán
- 融 róng
- 蟊 máo
- 蟠 pán
- 蟾 chán
- 蠡 lí
- 蠲 juān
- 蠹 dù
- 衄 nǜ
- 衅 xìn
- 角 jiǎo
- 觔 jīn
- 觚 gū
- 觞 shāng
- 解 jiě
- 觥 gōng
- 触 chù
- 觳 hú
- 言 yán
- 訇 hōng
- 訬 chāo
- 詈 lì
- 誂 tiǎo
- 誉 yù
- 誊 téng
- 誓 shì
- 謇 jiǎn
- 謷 ào
- 警 jǐng
- 譬 pì
- 譾 jiǎn
- 讙 huān
- 计 jì
- 订 dìng
- 讣 fù
- 讥 jī
- 讦 jié
- 讧 hòng
- 讨 tǎo
- 让 ràng
- 讫 qì
- 训 xùn
- 议 yì
- 讯 xùn
- 记 jì
- 讲 jiǎng
- 讳 huì
- 讴 ōu
- 讵 jù
- 讷 nè
- 许 xǔ
- 讹 é
- 论 lùn
- 讼 sòng
- 讽 fěng
- 设 shè
- 访 fǎng
- 诀 jué
- 诂 gǔ
- 诅 zǔ
- 识 shí
- 诇 xiòng
- 诈 zhà
- 诉 sù
- 诋 dǐ
- 词 cí
- 诎 qū
- 诏 zhào
- 诐 bì
- 译 yì
- 诒 yí
- 诔 lěi
- 试 shì
- 诖 guà
- 诗 shī
- 诘 jié
- 诚 chéng
- 诛 zhū
- 诞 dàn
- 诟 gòu
- 诡 guǐ
- 询 xún
- 诣 yì
- 诤 zhèng
- 该 gāi
- 详 xiáng
- 诧 chà
- 诩 xǔ
- 诫 jiè
- 诬 wū
- 语 yǔ
- 误 wù
- 诰 gào
- 诱 yòu
- 诲 huì
- 诳 kuáng
- 说 shuō
- 诵 sòng
- 请 qǐng
- 诸 zhū
- 诺 nuò
- 读 dú
- 诼 zhuó
- 诽 fěi
- 课 kè
- 诿 wěi
- 谀 yú
- 谁 shuí
- 调 tiáo
- 谄 chǎn
- 谅 liàng
- 谆 zhūn
- 谇 suì
- 谊 yì
- 谋 móu
- 谏 jiàn
- 谐 xié
- 谑 xuè
- 谒 yè
- 谓 wèi
- 谔 è
- 谕 yù
- 谖 xuān
- 谗 chán
- 谚 yàn
- 谛 dì
- 谞 xū
- 谟 mó
- 谠 dǎng
- 谡 sù
- 谢 xiè
- 谣 yáo
- 谤 bàng
- 谥 shì
- 谦 qiān
- 谧 mì
- 谨 jǐn
- 谩 mán
- 谪 zhé
- 谬 miù
- 谮 zèn
- 谯 qiáo
- 谱 pǔ
- 谲 jué
- 谳 yàn
- 谶 chèn
- 谷 gǔ
- 豁 huò
- 豆 dòu
- 豕 shǐ
- 豚 tún
- 象 xiàng
- 豢 huàn
- 豪 háo
- 豫 yù
- 豸 zhì
- 豹 bào
- 貉 hé
- 貊 mò
- 貌 mào
- 貔 pí
- 貤 yì
- 贞 zhēn
- 负 fù
- 贡 gòng
- 责 zé
- 贤 xián
- 败 bài
- 货 huò
- 质 zhì
- 贪 tān
- 贫 pín
- 贬 biǎn
- 购 gòu
- 贮 zhù
- 贯 guàn
- 贱 jiàn
- 贳 shì
- 贴 tiē
- 贵 guì
- 贶 kuàng
- 贷 dài
- 贸 mào
- 费 fèi
- 贻 yí
- 贼 zéi
- 贽 zhì
文言文句式
-
文言文句式辅导书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2.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3.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4.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