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粽子时节
年年端午,年年粽香。端午文化传到现在,恐怕也只剩下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了吧,可能南方还有端午时节喝雄黄酒,给小娃娃戴绣有五毒的兜肚的...
欢迎光临字博缘网,在线阅读经典的好文章,每天都有好心情!
年年端午,年年粽香。
端午文化传到现在,恐怕也只剩下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了吧,可能南方还有端午时节喝雄黄酒,给小娃娃戴绣有五毒的兜肚的习俗,但流传最广的可能还是吃粽子。
以前的人们吃粽子,都是自己包,现在粽子的生产也已经产业化了,馅料也五花八门,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就能吃到,像是肉类的就有排骨、腊肠、五花肉等等,水果的更是五彩纷呈,什么样的水果都能入馅,现在的人呀,在吃的上面,那真叫一个聪明呢。
不过买来的粽子再好吃,好像也少了一点点东西,具体是什么东西,也说不清道不明,商业性生产的东西,都已尽数程式化了,里面尽是些利润最大化,虽说包装精美,但独独缺少一种心意的东西,那种用心制作的感动。
虽说自己包的粽子没有买来的好看,但粽子里面包裹的不仅仅是江米和附加的蜜枣等物,更重要的是里面包裹着的浓浓亲情。正是这样,才让每年的端午有一批自己包粽子的人,把自己内心深处不常表达的爱情、亲情、友情,藏在一粒粒米里、附在一颗颗蜜枣里,隐于一团团的豆沙里,传达给吃粽子的亲朋好友。
粽子不是天天吃,但是里面的情与爱却能天天陪在爱的人身边。
江米和蜜枣是早早就买了来的,粽子叶却是隔了一个星期之后的周日起了个大早从早市买来的,不是往年用的芦苇叶,而是真空包装的竹叶,似乎现在芦苇叶不如以前多了吧,卖芦苇叶的少了许多,不易碰到了,因此大多以竹叶代替,好像工厂里的做出来的粽子也是竹叶的外衣。
我要包的粽子,也是竹叶的外衣,白白的糯米,里面是颜色深红的蜜枣,还有颗粒饱满的花生,再有就是,那满满的爱。
周日,一大早给妈妈打电话,让先把米和花生泡上,等我们吃了午饭,米也泡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包了,蜜枣倒是不用泡的,本身就粘粘、软软的,直接包进去就行了,粽子叶是老公起早在早市买来的,一切就绪,只等老本出马,让香香粘粘的粽子成型了。
中午吃完了饭,大家小憩一会,江米再在水里舒展一些。一切都静静的,只有偶尔从楼道里传来小孩子上下楼的声音,有些扰人清静,但总归还算是一个宜于睡觉的下午。
只可惜,不能入梦,因为还有任务——包粽子。
不知不觉时针已指向13点,悄悄起身,看看身边的老公睡得呼呼的,好香,本来也没打算叫他,让他来也不为让他包粽子,只是想每周回来一次,他陪父亲喝一点儿酒,大家一起说说话,而已。
电视打开,随便一个歌舞的台,声音开得小小的,用具和材料都摆放好,就要开工的。
说起包粽子,原先我是不会的,我们家里的人也不会,每年的端午都是街上买些粽子回家应应景儿。结了婚后的头几年,公公年年端午都会包些粽子,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跟着包,于是一次二次之后,也就学会了;再以后,公公的年纪大了,也坐不了那么久来包粽子了,于是家里年年的端午粽子,成了我的工作,虽说每次包粽子都累得够呛,但心里还是蛮高兴的,不为别的,只为心里觉得自己包的粽子,更好吃罢了。呵呵,是不是有点儿太不谦虚了?
原先我们这里卖的粽子一般是三角的,因此一直以为粽子长得也是三角的。现在是因为产业化的原因吧,样式也多了起来,三角的袖珍粽,四角的大众粽,长长扁扁的龙舟粽,异彩纷呈,变着法的吸引食者的眼球、馋着食者的胃。我包的粽子是河北的包法(公公是河北人),原本在河北,粽子里面包的不是白白的糯米,而是大黄米,同样粘粘糯糯,但色彩却是迥异,当年公公讲这个典故的时候,还引用了一个迷语:“三角四楼房,里面包黄娘,要想吃到黄娘肉,还得解带脱衣裳。”让我猜,我又没见过黄米粽子,哪里猜得到呀,况且这个迷语也有些色色的,谁也没往粽子身上想。可就是这条迷语,让我知道,原来,粽子并不都是白白的糯米包的,还有其他的,就像人种一样,我们走到哪里都是黄种人,但其他地方还有黑人、还有白人,尽管大家国家不同,但都有个统称——人。人也就像粽子馅料的一种,有黑米,有白米,有黄米。各有千秋。
吃过白米和黑米的粽子,但从没吃过黄米的粽子,也没见过。但年年的白米粽子,还是几乎年年的包。
泡在水里的糯米和花生米已舒展得够了,粽子叶也已洗好泡上,蜜枣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制作台上,一个特大号的锅就等着包好的粽子填满了。
拿一片叶子放在手上,叶子的根处用手轻轻一弯,一个小小的锥形的杯就成了,放入少许的糯米,稍压一下,再拈一颗蜜枣放入,之后再覆上些糯米,用预留好的尾部的叶子包裹上来,然后用根细细的线绳紧紧的缠上几圈,一个粽子就成形了,说得也挺简单的哦,可是真正的做起来,手法不熟练的话,想要包个美观的粽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糯米、蜜枣和竹叶在手里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粽子,盆里的糯米在一点点的减少,锅里的粽子在一点点的增多,心情也一直随着音乐在哼唱着,虽说天气是阴阴的,可心情却是愉悦的,因为我在为所爱的家人包粽子。
看过一部电视剧,说是做食物的时候,操作者的心情会影响食者的心情,操作者用心加工好的食材,食用者食用时会感觉愉快,反之操作者如果心情愤闷,食者也会食之无味。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道理,但我想,我用愉悦的心情包出来的粽子,我的亲人们吃的时候,心情也是会高兴的。
因为被人惦记着的感觉确实很好。
一边听着电视里传出的歌声,还时不时的瞄上一眼,一边手不停歇的包着粽子,看看锅里已是大半锅的半成品粽子了,心里还是蛮有成就感的。这时,爱人睡眼惺松的起来了,问怎么不叫他起来一起包,电视怎么开这么小的声音,笑答:本来就没指望你包,电视声音小点不影响你们休息。呵呵,是不是很贤慧、很孝顺呀?是不是有点王婆卖瓜之嫌啊……
于是睡饱了觉的老公也加入到了包粽子的行例里,虽说包得不快,形状也不是很漂亮,但有人陪着一起干活儿的感觉和一个人干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且到底是两个人干,比一个人干还是快了许多。
到六点多的时候,包粽子的任务算是全部完成了。一大锅,一小锅,算算大概得有140个左右呢。成就不小哦!
直接端了锅去厨房,放入满满的水,再放上个蓖子,把下面的粽子压得实实的,蓖子上面再放上一个水盆,以免粽子在水中漂浮起来,里面的米不规距的跑出来,到时出锅的那可就不是粽子了,而是一锅混着叶子、蜜枣、花生米的糯米粥了,因此这煮粽子时一定得压得实实的。开火,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得再煮4-5个小时;关火,再闷上个6-7个小时,等明天早上,两锅香喷喷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说实话一大锅的粽子再加上水,那叫一个沉呀,差点儿我就端不动了,更何况体弱多病的母亲。叮嘱母亲多看看火,防止扑锅,等好了之后千万不要去端锅,要一个一个的把粽子从锅里拿出来,怕母亲去端这沉重的锅,再伤了腰。呵呵,后来想想,觉得有些可笑,我还不算太老吧,怎么就跟一老太太似的,那么的唠叨哦。
其实早就明白了,爱之越深,也许唠叨也就更多吧,因为担心,因为牵挂。想当年父母对我们是如此,现在的我们对于子女也是如此,对于日渐衰老的父母也是如此。之所以这么费劲的包粽子,是因为母亲爱吃,公婆也爱吃。
等下次再来母亲这里的时候,会拿些粽子回去给公婆,端午快到了嘛,那飘在空气中的粽子香,也渐渐的浓了起来。
想必,那在水里沉睡了千年的屈原,也闻到了粽子的香气了吧。
交流互动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