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成语大全 | 励志文章 | 散文精选 | 文言文字典 | 文言文大全 | 新华字典 | 汉语辞海 | 名著阅读 | 古诗词鉴赏  
当前位置:字博缘文学网 >> 古诗词鉴赏 >> 唐朝朝 >> 刘禹锡诗集 试用:字博缘文学搜索
诗词搜索: 范围: 朝代:  
描写松树的诗句描写黄山的诗句小学生必背古诗含有哲理的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描写秋天的古诗描写荷花的古诗查看诗词名句>>
唐朝朝--刘禹锡诗集 690首作品  (已有45393人看过) 唐朝诗全集  唐朝朝诗人  
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他们“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有说是洛阳人,有说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说是定州人以及中山无极人。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陋室铭》被选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课《短文两篇》的第一篇。

刘禹锡的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念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世,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重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特点: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抒写情怀,多有名篇传世。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刘禹锡的诗集
八月十五日夜半八月十五日夜桃八月十五日夜玩罢和州游建康罢郡姑苏北归渡罢郡归洛途次山
罢郡归洛阳寄友罢郡归洛阳闲居白鹭儿白舍人曹长寄新白舍人见酬拙诗白舍人自杭州寄
白侍郎大尹自河白太守行白鹰百花行百舌吟碧涧寺见元九侍
边风行别夔州官吏别苏州二首别友人后得书因病中一二禅客见步出武陵东亭临
步虚词步虚词曹刚插田歌尝茶城东闲游
城内花园颇曾游城西行酬窦员外郡斋宴酬冯十七舍人宿酬国子崔博士立酬湖州崔郎中见
酬滑州李尚书秋酬淮南廖参谋秋酬淮南牛相公述酬皇甫十少尹暮酬朗州崔员外与酬乐天初冬早寒
酬乐天感秋凉见酬乐天见寄酬乐天见贻贺金酬乐天偶题酒瓮酬乐天七月一日酬乐天请裴令公
酬乐天衫酒见寄酬乐天晚夏闲居酬乐天闻新蝉见酬乐天闲卧见寄酬乐天小台晚坐酬乐天小亭寒夜
酬乐天扬州初逢酬乐天咏老见示酬乐天斋满日裴酬乐天醉后狂吟酬李相公喜归乡酬令狐留守巡内
酬令狐相公春日酬令狐相公季冬酬令狐相公寄贺酬令狐相公见寄酬令狐相公见寄酬令狐相公六言
酬令狐相公亲仁酬令狐相公秋怀酬令狐相公使宅酬令狐相公首夏酬令狐相公岁暮酬令狐相公庭前
酬令狐相公新蝉酬令狐相公杏园酬令狐相公雪中酬令狐相公早秋酬令狐相公赠别酬留守牛相公宫
酬柳柳州家鸡之酬马大夫登洭口酬马大夫以愚献酬牛相公独饮偶酬仆射牛相公,酬瑞州吴大夫夜
酬思黯代书见戏酬思黯见示小饮酬太原狄尚书见酬太原令狐相公酬喜相遇同州与酬宣州崔大夫见
酬严给事贺加五酬杨八副使将赴酬杨八庶子喜韩酬杨侍郎凭见寄酬杨侍郎凭见寄酬杨司业巨源见
酬元九侍御赠璧酬元九院长自江酬郓州令狐相公酬浙东李侍郎越酬郑州权舍人见出鄂州界怀表臣
初夏曲三首初至长安楚州开元寺北院春词春日寄杨八唐州春日书怀,寄东
春日退朝春有情篇崔元受少府自贬翠微寺有感答白刑部闻新蝉答表臣赠别二首
答东阳于令寒碧答后篇答乐天见忆答乐天临都驿见答乐天所寄咏怀答乐天戏赠
答柳子厚答裴令公雪中讶答前篇答杨八敬之绝句答张侍御贾喜再代靖安佳人怨二
捣衣曲到郡未浃日,登德宗神武孝文皇登清晖楼登陕州北楼却忆登司马错古城
堤上行三首调瑟词冬日晨兴寄乐天冬夜宴河中李相洞庭秋月行窦夔州见寄寒食
窦朗州见示与澧读张曲江集作度桂岭歌鄂渚留别李二十发华州留别张侍发苏州后登武丘
分司东都蒙襄阳逢王十二学士入奉酬湖州崔郎中奉和淮南李相公奉和吏部杨尚书奉和裴晋公凉风
奉和裴令公新成奉和裴令公夜宴奉和裴侍中将赴奉和司空裴相公奉和郑相公以考奉和中书崔舍人
奉送家兄归王屋奉送李户部侍郎奉送裴司徒令公奉送浙西李仆射福先寺雪中酬别赴和州于武昌县
赴连山途次德宗赴连州途经洛阳赴苏州酬别乐天纥那曲纥那曲更衣曲
古词二首故洛城古墙故相国燕国公于观八阵图观棋歌送儇师西观云篇
观柘枝舞二首馆娃宫在旧郡西广宣上人寄在蜀海门潮别浩初师海阳湖别浩初师海阳十咏·飞练
海阳十咏·棼丝海阳十咏·吏隐海阳十咏·蒙池海阳十咏·裴溪海阳十咏·切云海阳十咏·双溪
海阳十咏·玄览海阳十咏·月窟海阳十咏·云英韩十八侍御见示韩信庙汉寿城春望
翰林白二十二学和白侍郎送令狐和汴州令狐相公和兵部郑侍郎省和郴州杨侍郎玩和陈许王尚书酬
和东川王相公新和董庶中古散调和窦中丞晚入容和河南裴尹侍郎和滑州李尚书上和乐天春词
和乐天耳顺吟兼和乐天洛城春齐和乐天洛下雪中和乐天洛下醉吟和乐天南园试小和乐天诮失婢榜
和乐天秋凉闲卧和乐天烧药不成和乐天送鹤上裴和乐天题真娘墓和乐天闲园独赏和乐天宴李周美
和乐天以镜换酒和乐天鹦鹉和乐天早寒和乐天斋戒月满和乐天柘枝和李六侍御文宣
和李相公初归平和李相公平泉潭和李相公以平泉和令狐仆射相公和令狐相公别牡和令狐相公初归
和令狐相公春日和令狐相公春早和令狐相公九日和令狐相公郡斋和令狐相公南斋和令狐相公入潼
和令狐相公送赵和令狐相公玩白和令狐相公晚泛和令狐相公闻思和令狐相公谢太和令狐相公寻白
找到相关结果条

Copyright 2010-2021 Powered by zbyw.cn,字博缘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15033号-2  关于我们
《字博缘文学网》您在使用本站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建议请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