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姓的起源

百家姓讲文姓的来源、起源、郡望堂号。文--西伯追谥周文王,庶孙以号文氏昌来源有五:1、出自于姬姓,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据《风俗通义》等有关资料所载,商朝末年,居住于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渐强盛起来,...

姓氏读音:wén

文--西伯追谥周文王,庶孙以号文氏昌

来源有五:

1、出自于姬姓,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据《风俗通义》等有关资料所载,商朝末年,居住于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就找借口杀了周人(姬姓)的领袖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位后,励精图治,深得国人拥戴,被商纣王封为西伯。因西伯声望太高,纣王又找借口将西伯囚禁,后释放。西伯归周后, 以贤臣姜尚为辅佐,先后吞并了虞、芮、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崇(今河南嵩县北)等国,并建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水以西)作为国都,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实力超过商王朝。西伯在位50年,他死后,其子周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完成了灭商大业,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水以东),追谥西伯为周文王。文王的支庶子孙中有以他的谥号“文”为姓氏的,称文氏。是为陕西文氏。

2、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据《姓氏考略》等所载,西周初年建立的卫国(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初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又迁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后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前209年,为秦所灭),至春秋时期的卫献公时,有个将军叫孙文子,是个很有声望的人物,孙文子的子孙有以祖字为氏,称文氏,是为河南文氏。

3、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姜文叔之后。根据有关资料所载,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裔孙太岳之苗裔文叔于许(在今河南许昌市),建立许国,为姜姓诸侯国。春秋时,许国受郑楚所迫,经四次迁都,前576年迁叶(今河南叶县西南),前553年迁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前529年复迁叶,前524年迁白羽(今河南西峡)前506年迁至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战国初年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子孙四散。除有以原国名“许”为氏外,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文叔之字为氏,就是文姓。

4、出自(女为)姓,为(女为)满之裔孙,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战国时,齐国(今属山东)有贵族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号称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后来齐国贵族田甲叛乱,孟尝君逃到魏国(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西芮城北),在魏任相国,死后谥号文子。其后人也有以“文”为氏的,是为山西文氏。

5、出自敬姓避讳改姓。五代后晋时,为避晋高祖石敬塘之名讳,“敬”姓改为“文”姓。如宋代文彦博、文天祥,其祖先(在唐五代时)皆为敬姓。

文姓分布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文氏族人播迁于江淮一带。春秋末年,楚国人文种,在越国任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君臣刻苦图强,终于灭亡吴国。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文翁,景帝末年任蜀都守,对当地文化发展有贡献,其后代有一支在四川发展繁衍。西汉至三国时期,居住在河南的文氏,主要分布在开封、南阳、永城、固始等地。固始县东南有文古城遗址,出土有汉代文物,传为文姓族人世居之地。唐代以后,文氏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并称盛于山西和江南。

据考证,文姓在中国最常见的汉族姓氏中居于第100位。近新加坡等国有文姓华侨。

郡望堂号

堂号:

信国堂、正气堂:宋代文天祥为左丞相,封信国侯,进屯潮阳,元将张弘范掩至,文天祥被俘,拘燕三年不屈,作《正气歌就义》。

郡望:

燕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郡,秦、西汉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南)。相当于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区,东汉移治阴馆(今山西代县西北)。

文姓家谱

1929年文暖玉修有《文氏宗谱》。

  【宗族字派】

  字辈:
  江右文氏通谱新字辈:常弘先祖德,仁义礼智信,风节贻泽远,紫阳耀邦达,千石竹枝青,万山松柏劲,江右云天高,世代有才俊。
  山东莱阳文氏字辈:硕贵时恩,起丰玉同,洪献志瑞,林甫春荣。
  湖南长沙文氏字辈:常守先德,光大前哲,惟善锡福,友孝忠烈,英贤蔚起,名振楚泽,学修登仕,经纶华国。
  河南固始文氏字辈:世承忠绪,永传饴芳,克清先泽,雍冠伯良。
  四川广安文氏字辈:国正天心顺,三清大道成,翠荣光明显,祥瑞献朝廷。
  四川富顺文氏字辈:绍义通天达,永远思祖宗,大福朝仲仁,忠孝征纲纪,德政光明廷,丹青万代传,遵守先哲志,定为上国旨。
  四川营山文氏字辈:启景才彦,承实良国,正天一永,士大光明,远传光泽,化成学兴,嘉德可绍,通显世登。
  四川营山文氏字辈:希光维宗毓,志学承先圣,怀德培祖基,诗书启后裔。
  四川开县、重庆静观等地文氏字辈:至德自尊崇,思承奉圣廷,一必存忠孝,节义正纪伦,燕翼贻谋厚,成功锡庆频,真诚能续序,雍睦本仁亲,诗书敦世业,礼乐裕家声,大振冠裳泽,元勋百代新。
  重庆万州文氏字辈:时运星方朝,应正永廷之,化启传家祚,思宗绍树宏,富有仁承宪,长才佐建帮,同培光世德,远大作贤良。
  湖南雅安文氏字辈:通明必珠,应之朝在(存),登耀全启,永尚中(光)希。
  湖南耒阳文氏字辈:日永承祖志,世守法言昌,孝友昭先泽,诗书显义方,家修廷可献,体立运行臧,万代贤才盛,登朝庆赞襄。
  湖南攸县文氏字辈:德承自舒,世植忠良,守礼秉义,正家有方,远绍祖志,观国之光,遵乃彝教,受泽孔长。
  湖南衡山文氏字辈:廷继尚正,应开以大。锡贤明祖德,勤宣庆绪长,诒经宏嗣业,继远灿彝章。
  湖南湘乡文氏字辈:大明嘉应国,万年道德绵,正士端期上,英才望拔先,诗书徽甲第,礼乐绍薪传,在昔垂忠义,克绳仰象贤。
  湖南泸溪文氏字辈:盛景宏开,兴启体元,名贤长庆,荣华万年。
  湖南石门文氏字辈:必单景志昌,万国星成运,阐之士光明,盛世振选学,定继良忠敬。
  湖南澧县文氏字辈派:光明家风振,学定继良忠。
  湖南桃源文氏字辈:必发公派:光明盛世昌隆际会忠。必达公派:机儒起南国道承先正。大任公派:嗣臣士之上锦绣光愈隆丕振忠。合谱字辈:敬铭同佩,熙鼎式襄,仁培元本,业守典章,容和瑞兆,协赞名扬,寿增恩锡,秀蔚祚长。
  黑龙江哈尔滨文氏字辈:嘉志开福业,立道继士长,子承佩仕德,怡祺振永昌。
  辽宁大连文氏字辈:世殿先钟治,安怀永化成,顺心增基业,元士复忠明。
  安徽六安文氏字辈:新华传家本,贤才继世生,弘勋多厚道,立志永昌明。
  广西玉林文氏字辈:绍宇兴岐鸿业远,丕基信国慈钦长。
  贵州长顺、广西凌云文氏字辈:尚现朝华应,天国金洪世,启永庭昌光,开顺克如兴。
  贵州大方文氏字辈:天玉德中达,子开朝显昌,洪隆铁先广,永远振家邦。

历史名人

文祥:清代洋务派首领之一,盛京(近辽宁沈阳市)正红旗人。他曾历任清朝工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1861年充任总理衙门大臣,参加“祺祥政变”。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他奉行奕忻的主张,竭力推行洋务“新政”。

文廷式:政治名人,江西萍乡人,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他赞成光绪亲政,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因而受到慈禧太后的嫉视,被参革职。戊戌变法发生后,东渡日本。他能诗词,也有慨叹时事之作,著有《云起轩诗抄》、《闻尘偶记》等。

文康:小说家,满洲镶红旗人,曾官徽州知府,后改任驻藏大臣,以病未就任,卒于家中。晚年作有《儿女英雄传》。

文徵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文徵明:明代书画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诗文书画皆工,由精于画。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美名,名重于时,子弟甚多,人称“吴门派”。

文彭:篆刻家、书画家,文徵明长子,继承家学,亦善书画,而精于篆刻,风格工稳,与何震并称“文何”。

文嘉:画家,文徵名次子,工小楷书,善画山水,笔墨秀润,兼能花卉。

文彦博:北宋宰相,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他前后任事约50年之久,名闻四夷,后被封为潞国公。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者)

文天样,字履善,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大臣、民族英雄、文学家。他生当南宋末年,始终不渝地坚持抗元斗争,抗元失败后在五坡岑(今广东海丰县北)被俘,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被害。他所作的《指南录》可谓为诗史,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所传颂。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诞生时,正是蒙古大军进攻南宋的时候,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看到的是外族入侵、人民受难的凄惨景象。由此,在他年轻的心灵中滋生了爱国抗元的决心;与此同时,文天祥并没有放弃学业,积极参与科举考试,理宗宝祜四年(1256年)五月参加殿试,成了一名年轻状元。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文天祥任承事郎起,以后到德佑元年(1275)正月的十五年时间里,他做官时间只有五年,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隐遁和恬淡中渡过的。

文天祥抗敌决心非常之大,但终敌不过来势凶猛的元军。德祜二年(1276)正月,宋端宗在临安出降,文天祥被俘,敌人耍尽威胁利诱之手段,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岿然不动,元军将他挟持去北方,以迫使他就范。文天祥设法在中途逃跑,回东南沿海组织力量抗敌,在陆上、海上,苦斗了多年,在稍有力量时,还一度组织北征,使元军大伤其脑筋。但是,终因寡不敌众,文天祥在五坡岑兵败再次被俘。元军将文天祥解押至燕京(今北京),继续用威胁利诱的惯技,许以大官厚俸,以期藉此瓦解人民的抗元斗争。文天祥始终无动于衷,元人眼看阴谋无法实现,终于在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对文天祥下了毒手。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下,结束了光辉的一生。

文天祥一生充满了正气,不贪图高官厚禄,一生抗敌,这是他爱国热情的最本质表现。在封建社会中,一个知识分子如此而为,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文天祥不仅是民族英雄,还是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文学家,他一生留有大量的爱国诗篇,如《指南录》可谓为诗史;更有脍炙人口的《正气歌》,以及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肝胆照人的诗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斗争,至今读来仍凛凛有生气。

文种:春秋时楚国人在越国任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君臣刻苦图强,终于灭亡吴国。后勾践听信谗言,赐剑命他自杀。

文强(1907-2001)。文强是一位经历极为特殊的老人。他的父辈曾追随孙中山,本人是文天祥的23世孙,还是毛泽东的表弟,文强17岁拜见过中山先生。文强还是毛泽东的亲戚。他说自己的姑母文七妹就是毛主席的母亲,毛主席是他的表兄。他和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感情最深,中学毕业后,两人曾乘同一条船去报考广州的黄埔军校。文老考上了黄埔军校四期,与林彪同期,与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李大钊的侄子李运昌等为同班同学,而毛泽覃则进了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文强在192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青团,1925年到广州后由周恩来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在广州,他还应邀和周恩寿一起参加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婚礼,与周恩寿一起送给新郎新娘的贺礼是条幅,上书“花好月圆人寿”。那时,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的教官,而校长是蒋介石。文强还是林彪的班长,因林彪枪支走火和林彪打过架。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由邵力子介绍加入国民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任贺龙领导的20军第三师的党委成员、少校连长,以后随部队转战到四川,担任过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红一师师长兼政委,领导四川23个县,后因叛徒出卖被捕,成功越狱后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影响而离川到沪,在寻找周恩来申诉未找到人下脱党。无奈中,经国民党著名将领程潜、张治中等黄埔教官的介绍,加入了国民党。抗战期间受到戴笠重用,加入军统,并领导军统在敌后上海搞情报和策反,得到日本进攻珍珠港情报,可英美不相信。期间拒绝了中共要求其再回去的说词。抗战胜利后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和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两个人打电报给蒋介石,说文强抗日功劳很大,应该晋升中将。1946年,蒋介石正式批准文强为中将。戴笠死后,文强脱离军统,在其父老朋友程潜下面任办公厅主任,1948年杜聿明一定让他去徐州当副总参谋长,在淮海战役被俘。1975年获得特赦,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百家姓查看://www.zbyw.cn/baijiaxing

交流互动

发表言论
暂无评论

昵称*

我说两句:*

点击提交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