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品人生
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小者隐于野,独善其身;中者隐于市,全家保族;大者隐于朝,全身全家全社会。——出自《道德经》随手拿起茶几上的茶杯,透过玻璃杯看到茶的颜色,凝视杯中的碧叶在...
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小者隐于野,独善其身;中者隐于市,全家保族;大者隐于朝,全身全家全社会。
——出自《道德经》
随手拿起茶几上的茶杯,透过玻璃杯看到茶的颜色,凝视杯中的碧叶在清水中舒卷沉浮,散发出缕缕清幽的茶香,思绪也如同这轻盈的茶叶般,摇曳生姿,有句话说得好,茶如人生,起起伏伏,明明暗暗。
品茶,其实品的是一种生活,唯有诗意栖居的人才能体悟一杯茶蕴含的深意,人生如茶,在平淡中孕育出悠长的韵味,越品越清香四溢。
品茶的同时,让心灵上的尘埃慢慢的隐遁去了痕迹,在时光的隧道里沉淀出一份安宁与淡定;品茶,其实品的是一种意境,有些人与生俱来就需要这样的一个空间,盛放思绪里的尘埃与一刹那间的火花。
在喧哗浮躁的尘世中,静下心细细品味一杯茶的清香,其实品的是一种心境,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其实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隐”而已。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句话自古流传很广有很多版本,其实,都是在阐明一个概念,不管大隐、还是小隐,都是心灵上的一种归属问题,凡事看开了,事情就会变得简单。
“小隐士”,隐居在山中,“大隐士”,隐居在喧嚣的城市之中。
换句话说,即指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的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的心灵净土。
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幻化出静谧而唯美的风景,或是衍生出空灵的禅意。
窗外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建筑冰冷的炫耀于眼前,刺痛了双眼,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莫名的奔波着,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一个难于屈驾自我的年代,一个难觅词意的年代,我轻叹着。
女子的身影缓缓消失在古老的小径上,那些缭乱的美景在我的视线中逐渐的模糊着……
桃花五月,夜幕下独坐,心随音乐的节奏,凌乱的忧愁着……
音乐才女陈悦与钢琴演奏家马克用内心的激情,演奏了一曲曲慑人心魂的音乐,这张专辑共收录了《梅花三弄》、《爱尔兰晨风》、《江月初照人》、《绿野仙踪》、《帘动荷风》等十首曲子,合着若隐若现光的神秘,不禁思绪绵绵。
世间的某些事,世间如此多的此时,似乎很奇异的轮回着,各自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就象人们常说的契机。
忽然之间,会有种荒凉,突然蚀骨而来,就那么一刻,宛若万只蚂蚁吞噬着我。
在雪小禅的《禅是一枝花》里,我获取了一个俗常沸腾的世界,两种行为模式和眼底的风景,我亦是从中各自摘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忽略一些不合于己的色彩和味道。取舍有度,取舍自如。
在安妮的《莲花》里我体察到的是一种静穆的思维。
个人的理解,真正的隐士,不一定非要在山中隐居,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当心中有了一个信念,只要是心中有了“隐”这个境界,深赏而留连,在她的身上自然而然会散透出一种超然的气韵,超凡脱俗,一如青山千年不变,固守含蓄却又飘缈如烟。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内心存在这样一个境界,那么外界就不会轻易摧毁你,因为你的信念会使你变得强大,无所谓外界的干扰,你都能够达成自己所要求的理念。
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大隐”的隐士,向诗中写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匿于市井之中,这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大隐者。
一个玻璃杯正孤独在夜的寂寥里,期盼一双暖的手握牢一丝相宜的温度,当思绪在氤氲的水汽中漂浮,那些漂浮在红尘之外的呓语顷刻间凝聚在一起,纷纷扬扬于另一种人生感念中穿行,我相信,喜欢喝茶、喜欢禅、喜欢文字的人在很多时候会喜欢这样的细节。
长长的指尖,轻触着玻璃杯,玻璃杯的温度瞬间传遍全身,那一激灵的片刻里,彷如就会有所感悟。凝视杯中舒卷的绿绿的叶子,尖尖的慢慢舒展开,慢慢的环抱,那如恋人相拥般的柔美,在水杯中旋转的线条如绿色的圆舞曲,还有软语呢喃的样子;让我想起阳光轻抚面颊,水气氤氲的天空,萍花照水池塘,或者,还有一个浮在月光里的故事,浮想联翩。
更多的时候,则是独坐夜的深处,斜凭小轩窗,遥望。
穿越红尘,穿越心灵,在喜欢的文字里抵达彼岸流连,间或品一杯香茗,等待禅意慢慢来临,寻找到内心的需要,不再顾忌,是得,还是失。
真正意义上理解了:“舍得,舍得”的含义。
每个人心头都有一头猛虎,也有一朵蔷薇,猛虎有猛虎的利爪,蔷薇有蔷薇的芳香;而猛虎偷窥不了蔷薇的心事,蔷薇也无法理解猛虎的忧伤……
欢迎光临字博缘,在线阅读经典的好文章,每天都有好心情!
交流互动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