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要留有余地

在韩非子的《说林·下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工艺木雕的要领,首先在于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雕刻大了,还可以改小,如...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在韩非子的《说林·下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工艺木雕的要领,首先在于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雕刻大了,还可以改小,如果一开始便把鼻子给刻小了,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同样道理,初刻时眼睛要小,小了还可加大。如果刚开始雕刻时,就把眼睛弄得很大,后面就无法缩小了。为人做事,也是一个道理,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遭遇失败。

一个老练的木雕艺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讲究的是从上到下,从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留有余地。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脊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处世为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90年代中期,我被组织抽调参加基本农田保护宣传活动,记得当时有一句最实在、使用频率也最高的宣传标语:“但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说的就是要给子孙留“余地”,留生存与发展的“余地”。无论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还是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再生的,如果我们只知道盲目地开发、拼命地掠夺、无节制地浪费、奢靡地消耗,不计后果,不留余地,就会殃及子孙,祸及后代。

民间曾有许多的俗语如:“养儿防老,囤谷防饥”,“晴带雨伞,饱带干粮”,说的都是要未雨绸缪,为明天留后路,留余地。闽南话中也有一句俗语:“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意思是说与人相处,凡事不可做绝,要记得彼此留有余地,以后不管在什么场合见面,都不会难堪,不会尴尬。

书画家进行创作,要懂得“留白”。编辑进行版式设计,要懂得“留白”,印刷书籍,也要留有相应的空白。留白,也就是留余地。给观赏者,给读者留想像的余地。

建筑楼群,要留出一些余地给绿树、给花草、给阳光、给空气。铺筑路面,每到一定的距离,便要留下一条名为缩水线的“余地”,以免路面发生膨胀而破裂。高速公路,每过一段里程,就要在路边留出一块“余地”,供有毛病的车辆应急停靠检修。狡兔三窟,留有逃生的余地;得势不忘失势,留有后退的余地。强盛而不忘衰败,富有而不忘破落。甚至人情世故,恩怨是非,都得留有余地。

退耕还林,是给树木留一份苍翠的余地;保护森林,是给自然留一份和谐的余地;保护湿地,是给水禽留一份生存的余地;保护隐私,是给心灵留一份隐秘的余地。电脑的档案资料要备份,以防病毒攻击系统瘫痪;房屋的钥匙要多备一把,以防遗失进不了家门。树与树之间,留有间隔,才能长得茂盛粗壮;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应的距离,才能避免摩擦和纠纷。

批评人而留有余地,便是给人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表扬人而留有余地,便是给人留下继续进取的动力。

制定计划,要留余地;享受人生,要留余地;批评下属,要留余地;日常用度,要留余地。房屋装修,要留有更新的余地;再狭窄的公路,也要留有错车的余地;再紧张的工作,也要留有休息的余地。甚至高考升学填报志愿,也要留有“第二志愿”的余地。就是我们身上的五官布局,也都留有相应的余地。双眼的布排,留有余地;眉毛的错落,留有余地。

耳朵生长于头颅两侧,大小高低不差,同样留有余地。再来看四肢、五官、七窍,也都分布得非常的均匀。

家有余粮,日子好过;日有余用,生活安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人在社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留有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留有余地,才有足够的回旋的空间。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就是说连上天都会为每个人留有转机,留有选择的余地。

弹琴唱歌,余音绕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流水有回旋的余地,才会减少灾害;江河有涨落的余地,才不致泛滥成灾。

交流互动

发表言论
暂无评论

昵称*

我说两句:*

点击提交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